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珍珠與豬

「不要把聖物給狗,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,免得牠們用腳踐踏珍珠,並且轉過來撕裂你們。」-馬太福音7:6

傍晚,外子與我路過永和豆漿店,他瞧了我一眼,看我對他使眼色,便停下入內,點了倆杯小辣的鹹豆漿,解解饞、打打牙祭。啜飲熱熱的、鹹鹹的豆漿,泡軟的油條很潤口,吃進去都是豆香味。唏哩呼嚕、狼吞虎嚥的我,看著對坐的外子,皺起的眉頭很像一頭失落的牛梗犬,若有所思的眼神夾雜些微的感傷。

「你怎麼啦?」我又啜了豆漿一口,口裡還混著那半生不熟的蛋白液。

「我只是...淺嘗輕稠罷了。」他抓了抓脫下安全帽凌亂的額髮,順一順,便扒起豆漿來吃。

再再追問之下,原來,剛過完生日的他,長大一歲,有了些領悟、有了些看穿,也有了些認清。「我想對他說,珍珠要放對位置。」他突然脫口而出。「哎?你在說啥?」我訥悶著問。

「我突然想起有位大學同學曾說過的一番話。他說,有時候,他真不知道要給人什麼。常常,付出太多,無論是金錢、時間或是精力在我所看重的、在意的人身上,換來的,是什麼?沒有實質的互相珍賞與重視...」

「到頭來,他僅不過是承受冷漠與不顧。他是別人眼中最窮的人,他不要什麼,但他還是感覺到有人不斷得在撕扯他的付出與好意。」一語道盡後,於是,外子低頭不語,繼續吃著擱放數刻已變溫冷的豆漿。

在聖經裡,馬太福音中有提到,耶穌曾說過這般的話:「不要把聖物給狗,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,免得牠們用腳踐踏珍珠,並且轉過來撕裂你們。」意思就是說,我們要針對對方的需要,提供、給予他們真正所需要的。當我們在給予人之前,要先考慮到聽我們說話的人,有沒有顧到他們真切的需要,並且他們又能夠接受多少。否則,你所提供的不但無濟於事,還像扔出的珍珠,只會遭到豬的唾棄。

其實,我並不是不了解他的感受。時常,我們為我們所看重的擺上一切,換來的也許只是一場落空。有多少人,會心領並惦記著對方的所作所為,並且含珠領謝呢?人的記憶也真奇妙,在汲汲營營的時代中,他們常常會選擇遺忘,或是淡忘。遺忘,忘卻所有關於美與真實的事物,關於一句深觸心底的一句話,關於誰是雪中送炭的真正同伴。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機制,遺忘隨時日沖淡與你無關痛養的真善美。

離開豆漿店,我們倆慢慢走回家,沈默不語。在下著綿綿細雨的這夜,沒有過多的喧嘩,沒有多分的吵雜,像靜止的水面滑過一隻雁般的餘波,打在我們的心腸上,緩緩暈開、擴散、著陸。

親愛的,也許,你的朋友有天會了解到,過了良久,甚至到路終,他口中的他們,會像普魯斯特吃到那塊餅時一樣,喚醒了關於他們的童年種種,而他的臉又是否會停留在他們曾經錯過的一場追憶饗宴中。我想,會的。珍珠與豬,永遠都是互相牴觸的。有一天,有人會因著他穩托的一顆珍珠,成為別人生命的延續。至於,那些阿貓阿狗阿珠阿花閒雜人等,認清了,被傷透了,就轉身遠離吧。

因為,一切,不過是追憶似水年華罷了。
:在普魯斯特所寫的追憶似水年華》當中,主人翁吃了一塊餅後,頓時味蕾被刺激,讓他回憶起童年往事,彷彿時光倒轉,親身回到過去,童年的家鄉、母親的聲音,以及他幼時的房間,像身歷其境般,盡入眼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